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

第二章 地球全史1 (12) 板皮魚類 泥盆紀後期


板皮魚類 (盾皮魚綱) 泥盆紀後期

這魚類的特徵是頭部和胸部有很厚的骨、像是鎧甲般覆蓋著。因此頭部的化石有很多能好好的保存,但下半身是怎樣就仍有很多謎團。關於此我作了些研究。

Bothriolepis 最大1

這種魚是由頭到胸的部份,有一像堅固的殼般的東西保護著,兩邊有像鰭、也像是手腕的東西。化石中只留下殼的部份的上半身與半月形的鰭,下半身與那像手的鰭有什麼作用就仍未解明。因此我就回到那個時代作直接觀察 (作者是用靈視的方法去看)。下半身並不是像普通的魚般打橫的在游動,而是打直的像個A (也像是毛蟲)的游。鰭的部份明顯是手腕,當作是鰭時就是用來轉方向,前端是有兩只柔軟的手指 (柔軟的手指沒能變成化石)。但是關節到中間就沒有了,所以那手指雖能抓著食物,但卻不能送到口中,牠是在途中把手放開食物然後向前一咬的吃。當然這樣子吃是不會好吃,途中食物也可能流到了別處。我問了上面為什麼會做出這樣不完全的手,答覆是:
「我在使牠做訓練啊。這時代的主題是做出不同類型的東西,往後才慢慢琢磨。最初就完美不是很無聊嗎?」
寒武紀到泥盆紀就是一場古怪生物的大演出。」
這答案是射手座的首領說的 (這時我們與JUMU在冷戰中,問答被中止了,而是射手座的首領暗中幫了我們)


Dunkleosteus (鄧氏魚) 5米以上

這魚可以想成是巨大的鰻魚。前頭部份覆蓋著堅硬的骨,後面是像鰻魚般有圓圓的身體,打直的彎著身子游動。化石中有的一個謎是後頭部份的大洞,那是呼吸孔,牠來用這裡來作鰓的呼吸的。

Stethacanthus (鯊魚的同伴) 泥盆紀後期

這生物的化石有著奇妙的形狀,雖有很多學說,但仍是誰也沒有解明的謎之生物。化石的形態是像普通的鯊魚,但胸前有刺狀的東西,因而叫作Stethacanthus (有刺的胸)。但是以靈視來看,那些刺狀的東西不是在胸前的,而是在頭與背之間的上面。然後那表面看到的刺,其實不是刺而是一些幼細的鱗片 (這些鱗片變成化石後分散開來,就好像是刺般了)。再看清楚一點,在其中是有眼睛的。當然下面的魚也有眼。其實這生物是有一只貼在上面的生物寄生著的。而那形式是連神經系統也寄生了,完全地控制了下面的魚。寄生的生物將下面的魚吃得分散出來的東西吃掉,也直接從宿主吸收營養。這生物雖有口,但沒有鰓之類的推進器官。那到底是如何寄生上去呢?我再觀察一下,看到了下面的魚產卵的場面。卵是生在海底裡頭的,但是在那兒付上了上面的生物的精子。待那卵變得大一點,直到變成了稚魚的大小時就立即寄生上去。寄生上去的是雄性的生物。雄性寄生在雌性上,一同生活一生。

這是化石中絕不可能知道的事實。也許科學家怎麼想也不會想到這樣子吧。當時所有的生命的個體數目都很少,雄性與雌性相遇的機會不多,以這種方式進行繁殖就很有效率。結果因近親通婚,很快就絕種了。但這時候已經有如此高等的寄生形態,確實令我驚訝。


(第二章 地球全史1 – )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