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

第二章 地球全史1 (11) 埃迪卡拉紀-泥盆紀


埃迪卡拉紀 (6億年前 – 55000萬年前)

平均氣溫15 – 17度,氧濃度17 – 18%

從古生物學的角度看,是有地球生物從這時候開始繁榮的印象,但其實卻是植被荒涼,大地的一部份的羊齒植物之林也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感覺。灌木就茂盛一點,也有巨大的昆蟲在飛。這時已完了冰河時期,生命當然繁盛。昆蟲也漸漸巨大化、多樣化,地殼的變化也有少許令到寒武紀產生生態系的高峰。

寒武紀 (55000萬年前 – 5億年前)

平均氣溫18度,根據地域會有一點差別。而時代往前移了後氣溫也上昇了。氧濃度為28 – 30%。在埃迪卡拉紀時漸漸開始了那些準備 (應是指那些病毒),但亦因海流影響、氣候變暖,使得植物大量繁殖。因此動物也變得多樣化,在化石中也能看到有爆發性的、充實的生態系。這時代是「更多冒險、歌頌生命」的循環時期。


奧陶紀 (5億年前 – 43500萬年前)

氣溫變得更高,平均有20度,氧濃度為28 – 30%。大略的說的話地球全體就接近是森林的狀態。奧陶紀繼續了寒武紀的去勢,走著安定的路線。只是高達30%的氧濃度、地殼變動、火山爆發等引發出猛烈的火災,一次的火就使土地變成一片焦土。這一紀中的「生物大滅絕」是人類知道的「5大滅絕」的最初一個。

奧陶紀的大絶滅

這滅絕的原因是有幾個的。43500萬年前有隕石群來了。級數為2 – 3公里級數的大隕石有2030個落在北半球的海中,使海底地殼出現了變形,也有海嘯、地殼變動、海流變動、氣候劇變等連鎖影響,波及地球全體。在隕石上有著可促進地球生物進化的物質 (觸媒),因這基因變異促進物質,地球生物的進化從此就快了很多。這似乎也是JUMU引導出來的結果。這時候的火災一口氣將氧濃度降至20%。可望之處都是化成焦土的茶紅色大地,樹木一棵也沒留下,供應到大氣中的氧變少,空氣中的氧濃度也會漸漸下降。而這時候小冰河期也來了,雖然只是稍為冷了一點,但習慣了暖氣候的生物卻有了很大的打擊。

志留紀 (43500萬年前 – 41000萬年前)

平均氣溫8度,氧濃度降至15%

泥盆紀 (41000萬年前 – 35000萬年前)

氧濃度10%

水中生活的種類的生態系較繁榮的時代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