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

第五章 地球全史2 (19) 人類應該獲得的特質


人類應該獲得的特質

這是剛才說到的給了人類的10個特質的詳細。這不是說給予了這些特質就好,而是在人生存著時通過人類自己的經驗去獲得,是必要的一件事。這是體驗,也是進化。在這裡說到的10種特質對現在的人類來說,是跨越不久會來到的大昇華的阻礙的重要指標。請大家好好的理解,並作為自己的特質去獲得就更好。我於是也問了關於在人類史中,哪裡可以獲得那些特質。

得到那特質的時候

(特質上的+是表示著那特質的陰陽的平衡。)

以下的特質是對現時的人類來說是重要的指標,那是人類進化的基準,也是目標。人類的進化的階梯中是有著昇華,而那些阻礙也會一起連動的。

1 (+) 好奇心 (生命的湧流)
2 (─) 慎重猜疑心 (煞車制)

這兩個是在6558萬年前的10組人中的阿當與夏娃降下時獲得的。



3 (+) 冒險心勇氣 (魯莽)不知道恐怖的生活方式蠻勇 
4 (─) 共鳴力 (有自信的同情)膚淺纖細神經質 
5 (+) 執著心自我顯示欲 (自我)

3個是在16000萬年前恐龍人類獲得的 (這恐龍人類是在36583年前降下的,在這時代也存在過)。時序系列上是在過去獲得的,但這是需要到解釋時間的矛盾 (我不會在此作說明。只是time paradox並不是只是事象的矛盾,而是生命的感情和經驗、進化形態等的整合性也是重要的元素。因此,那是包含這一切的東西而作出的複雜的修正)


6 (─) 同情心 (沒自信的共鳴)
7 (+) 探究心 (明晰性)

這是在12000萬年前,人類與恐龍人類間的第2世代獲得的 (直到這為止的特質姑且是獲得了,但並未有完全。這只是被限制了的一部份的特質,似乎沒有構成全體的問題)

440萬年前姆大陸
8 (─) 愚昧性 (迷惑躊躇安定有膽量)
這性質實在很難表現,之後會詳細解說。「愚昧」是為了取得已獲得的特質的平衡所必要的東西,但這只是半途而廢的工作,仍然未有好好的獲得,便在這來回的重覆著 (是指要再復習一次17的特質)

仍未獲得的特質

910 (+─) 中立心 (這是第910)自我否定肯定的動搖 (fluctuation)

以佛陀作為指標的就是這「中立心」──「中庸」了。中庸這一指標並不是我們生存中的「價值觀」與「動機」的指標中的平均值,而是得到自己所有可能的經驗,或者有同等的理解後能得到的特質。即是說「善」和「惡」都有著經驗 (或理解),而並不站在某一邊的立場下,就是「中庸」了。這決不是前人所說的平均地活的生活方式。這種有著誤解的、是無可非議的、哪一邊也不取的立場的「中庸」,與生命的源流是明顯分歧的生活方式。

這些獲得了的特質 (雖然也有仍未得到的)之中,是有一種在人類降下前已經編入的、應該在10種特質之內的東西,現在卻不見了。那就是「自立心」了。這雖然也是自我顯示欲的一種,大略的總括起來也可說是「自我」。這實際上是被編進了最後的第910位的「中庸」之中,這「中庸」剛才也說過了,縱與橫的向量「善惡」和「心與體」,是以「中庸」來集合,之後就能形成正常的「自我」。要取得善與惡的平衡、心與體的平衡這兩方面的平衡,是指經驗一切。在這之上的統合而得到的平衡,就能得到正常的自立心 (自我)


這最後的非常重要的特質,人類還沒有達成。本來在這文明中 (12000萬年前開始的現代文明)是不得不獲得的,但因為很多事而無法達成。因此要得到這特質,就是現代文明中最重要的課題了。

而對人類來說,光明的「明晰性」是緊接「中庸」後的特質,是大昇華後的人類的課題。

(第五章 地球全史2 – )


2 則留言:

  1. 我不太理解這篇的意義。是要我們去體驗或擁有這些特質嗎? 若是擁有的話,有些(-)的特質跟(+)的似乎不能同時有。
    就算都體驗過了,表示可以提升嗎? 脫離地球嗎?
    此外,我想中庸那個特質,似乎反面就是二元性,是這樣嗎?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同意你的說法, 中庸的意思有點像超越二元, 或理解二元為同一的特性. 雖然作者後來的說明, 仍是集中說保持中立, 持續修正方向等. 作者沒有多說了, 我們也只能這樣猜.

      正和負應該是說一種平衡. 某種特質太過就會失去平衡, 的意思吧 (又是中庸?).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