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5日星期日

第五章 地球全史2 (14) 侏羅紀的大滅絕


侏羅紀的大滅絕 (13500萬年前)

在侏羅紀的末期,地球生態系有一次大滅絕,原因是中規模的冰河時期。中規模與小規模 (還有寒冷期)的冰河時期斷斷續續的襲來。因為三疊紀中一直是有著和暖的天氣,所以現在並沒有能抵受到突如其來的冰河時期的植物,地上的花草樹木幾近全滅,海中也只是有一些藻類。但是二疊紀時的大冰河期的大滅絕時,在海中也有近5米長的生物生存,為什麼這一次的中規模的海中就幾乎全滅?我於是調查了一下水溫。

侏羅紀的中規模冰河期
前的水溫:15 – 35
中的水溫:2 – 18
後的水溫:8 – 40

而二疊紀中最冷的平均水溫為2 – 4度。這樣看的話二疊紀的海的水溫比較低,應該更難居住,為何是侏羅紀的一方的生物是在較嚴峻的環境中?我嘗試探究一下,發現原來細菌是掌握著解釋的關鍵。侏羅紀末的海中是有著水溫低便會活躍 (繁殖)的細菌,而那細菌是會把供應氧氣的水性植物淘汰。因此水中的氧氣變少,浮游生物、吃牠們的小魚、吃小魚的大型動物這食物鏈就會斷掉。

但是這環境中浮游生物還是活下來了。他們躲在海底,還把自己的形態變化,在環境的激變中盡力捱過去了。

而恐龍們也在某程度上得到了保護。那時似乎是有一次挑選,重視那些有DNA的生物的安定度和繁殖力。

侏羅紀的滅絕是,大氣的氧濃度
前:15 – 16%
後:7 – 8%

侏羅紀末期,地球的磁場有過移動 (不是反轉)。因此大氣圈的氣流的流動有著很大的變化,各地域中出現沙漠化。環境的激變使很多植物枯死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