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5日星期日

第五章 地球全史2 (15) 白堊紀的恐龍


白堊紀(13500萬年前 – 6500萬年前)

白堊紀的大氣氧濃度
前:7 – 8%
中:12 – 13%
後:9 – 10%

棘龍 (Spinosaurus) (11米,白堊紀前期,12500萬年前 – 9500萬年前)

這恐龍的臉是像鱷魚般的,背上有像扇子的帆這個特徵。這是因為背上有很多像針般突出來的軸中,有著一層膜連著,在步行時就會搖著。這恐龍是不完全的,基本上是恒溫動物,但卻無法完美地運用這機能,一部份更成為了變溫動物。因此背上面的帆就主要有體溫調節的用途。棘龍因沒有毛穴,這帆也負責散發水份。雖然看上去很兇猛,但是並不是很強的恐龍,偶爾會被大的肉食恐龍吃掉。他們會吃果實,但也會吃魚,是雜食的吧。帆是像膚色的,像刺的軸是黑色的,身體是藍色而有紅色的班點,感覺上是有著毒性的恐龍呢。

鐮刀龍 (Therizinosaurus) (12米,大鎌蜥蜴白堊紀)

皮膚是厚厚的皮,但卻是很敏感的感應器。這是很多恐龍共通的感覺,他們能感應到動了少許的生物,然後把牠吃掉。是不是食物的判斷,他們似乎是看牠會不會動,所有不動的東西都是「景色」。毛是有生出來,但不是很多的,而是很剛很疏的毛。牠們很兇殘,不但會食同類,也會吃掉自己的小孩。在化石中這恐龍的特徵是有巨大的鉤爪,但為什麼牠們要有這樣巨大的爪呢?考古學家似乎是不知道。我嘗試看了看當時的生態。大鎌刀蜥蜴的棲息環境中是有著無數巨大的蟻塚,牠們以那爪把那蟻塚破獲、掘起,吃掉裡頭的蟻。而在其中的蟻 (我想牠是)在這時也是巨大的,身長有30厘米左右。看上去是兇猛的,但這蟻不是肉食的,而是以在蟻塚中自己種的菌類為主要食糧。但自己重要的塚被破壞,友人被吃,和平的蟻也要反擊了,但是大鎌刀蜥蜴的皮膚是有著剛毛,對防禦也相當的有用,而膚色也能溶於周圍的環境中

 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