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3日星期二

第七章 靈魂 (1) 靈魂是什麼 (上)


宇宙全史 第七章 靈魂

靈魂是什麼

這雖然是非常根本性的問題,但卻是現在仍未解明的課題,或者是給予曖昧的定義,或者是以錯誤的意識去解釋靈魂。在這之後會有很多東西要寫,我想先把「靈魂是什麼」清楚的說一下。

大家通常對鬼火這在夏天的夜裡會在墓地、像火球般飄著的東西,可能就會覺得是靈魂的形象。人類這存在並不是這麼簡單而被造的,但即使靈魂是對我們的存在來說是很基本的東西,但卻總是無法理解到。那麼首先我們先簡單看一看人類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。

人類是在現象界 (肉體界)這被限制了領域的地方中棲息的生命。我們是擁有腦這個發現理性的器官,是在那兒思考在那兒給予肉體指令的──我們是這麼想。但是「思考」與「理性」對於世界的理解和判斷,都是一些非常受限制的窗口。人類還有五感、感情、記憶、情緒,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理解世界的機能。比起說是窗口,或許正面一點是應該說是「記述世界的手段」吧。而那是因個人的性格、能力、波動層次的不同,被發動的領域也不同。現代文明中最重視的是「理性」與「思考」,還有伴隨的記憶。本來人類就不只是腦子是被限定的器官,而是肉體全身也是,不,肉體那東西就是人類的存在。經驗過的記憶並不是只存於腦中,也會保存在身體內的DNA,體內各器官也會發出和腦不同的指令。說穿了就是指胃裡腸裡心臟裡,也是有意識的,但這是我們通常無法知道的事,因此不待身體某處積存了壓力而有病,是無法察覺到的。但本來如果能使肉體完全活動,所有的器官都會意識到,漸漸取得平衡,就能得到本來正確的察知。人類的肉體是有著很優秀的能力的,但是與腦一樣,現在仍未能將那些可能性全部使用。那麼如果能令肉體完全有意識、有完全的活動,那就是人類了嗎?當然不是。肉體怎樣完美的活動,也只不是像一具精巧的機械人般的東西。


大家也許會聽過人類的靈魂是從某個靈界或神界而來,而肉體就是沒有生命、像機械人般的東西。實際上的確如此。其實靈魂就是肉體,肉體的所有就是在這現象界中的靈魂。當然連接著的魂魄界的靈魂、幽界的靈魂、靈界的靈魂等也是存在,有了肉體後,就只有肉體是在這世界的靈魂。反過來說,魂魄界的靈魂就是在魂魄界的身體,幽界的靈魂就是在幽界的身體,靈界的靈魂就是在靈界中的身體。那樣的話魂魄體、幽體、靈體也在某種意思上是像一個機械人般,只有它自己是沒有意志的存在。這也是說只有靈魂的話,是沒有意志的。那麼到底是什麼在這樣的身體 (靈魂)中加入意志呢?

肉體的根源是在DNA中。肉體中的所有情報都是塞了在DNA這個遺存因子內。像之前也說過般,人類的肉體的全部細胞中一定會有DNA這遺存因子的情報,就成了肉體界的靈魂。肉體是由DNA在時間和空間中取得物質這種素材而得到形態的,並不只是高份子扭在一起、有著傳達情報的機能、是細胞內的細胞這麼簡單。但是斷定DNA是我們的靈魂,就像說我們是像電腦般了。電腦的畫面中是有著WINDOWSAPPLEOS的基礎,能使不同的軟件起動。例如說用了繪畫軟件去畫畫,螢光幕上也會同時有不同的畫像出現。在這裡,螢光幕畫面是空間,畫像是物質,他們與時間一起移動、成長、進化。雖然能夠畫出不同的東西,但畫的是電腦的軟件,使之運動的是掌管電腦的演算機能的CPU和記憶體,也許可對應人類的腦袋般 (大小腦之類)。那麼硬碟就是記憶的領域吧?而你已經發現了吧,真正在畫畫的就是在使用電腦的人類。人類正好也成立了這一種的關係性。我們人類以為自己在思考、回憶、想起什麼的生活著,但使用著身體 (也包括腦袋)而活著,就代表是有使用著 (操控著)身體的人。即是說像是有使用電腦的人般,那應該是有能使用肉體這樣精巧的機器的存在的。那麼那存在是在哪裡?那存在是什麼呢?

我們通常以為靈魂是在幽界或靈界,那就反映到肉體上,實際上雖然如此,但在這現象界中持有的肉體,是從位於6次元界的「集合魂意識界」中存在著的、作為自己的靈魂的本體處,將逐層降下的反映,在下位次元中顯現。藉著在「身體 (靈魂)」中放進「某東西」,「生命」就會顯現。沒有放進「某東西」,「身體 (靈魂)」在什麼次元中,也只是物體 (精妙的物質波動)

那麼那個「某東西」究竟是什麼呢?那就是與我們存在的根幹有關的「認識」。我們藉著認識事物,就能將所有事知道、理解。沒有認識這作用的話,我們就沒法理解什麼、沒法思考什麼。這認識是不是我們的本質呢?但是更深入調查後,發現認識是有我這個主體、有我所認識的對象才會成立的作用。因此「認識」是不能只有自己存在的。在那之前的階段中存在的東西……不就是「我這個主體」嗎?飾演著我們,使我們成為我們的東西……那就是「我」了。那也是指造了我們、使「認識」變得可能的東西。那也是可被稱為「意志」這東西,也可表現作「察知」。 (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譯出來….)

這裡談到的「我」並不是指自我 (ego)Nisargadatta提倡的「我是存在」這意識感覺 (根源性的身份),就是最正確的說法吧。這與實存有關的部份若能直接閱讀Nisargadatta唯一在日本出版過的「我是存在」(I am that),或者看「宇宙」一章的「實存」一項,會比較好。我推薦大家看Nisargadatta的書。

自我的「我」是「個體性的自己是存在著」這種感覺,以肉體來生存就在某程度上必要的東西,但要上到新一階段的話,就必須把這個殼脫掉。或許該說這殼本來就不存在,是以「總之若對外界毫無防備的話,就無法保護自己啊」的主題製造出來的東西,而來到「原本就沒有外界也沒有自己」的階段,它就會變成不必要的東西。不過那個層次是非常的高,即使無法完全到達此境,至少也有 (使之變淡薄) 一下自我 (ego)、對所有事的執著都減輕這種現實性的決心。由這開始不久到達「自他這東西不存在的境界,世界和自己也是一樣的東西,自己之中有世界,世界之中有自己」的階段後,最終就能從二元性的這宇宙畢業了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