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9日星期五

第七章 靈魂 (9) 業 (上)



業是指想要解消留在我們內裡的糾葛的記憶,而顯現的一種現象,那糾就是「感情」、「理性」、「情緒」、「肉體的記憶」等留在身體裡的記憶,是為了把「未完成的」這印象解消,而從中得到、發現「機根」(佛教用語,類似指在人之內的覺悟的能力)的東西。這裡的問題就是沒有「未完成」的印象這一點。如果可以做到「經常在不同情況中立即的接受自己的印象」,就不會產生業,當然也不會累積。

那麼如何才可以做到「接受印象」呢?這世上都盡是不得不左顧右盼的事,在這樣的世界我們如何才可以讓心安穩的過活下去?由結論說的話,那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不成為聖人君子,那是不可能的,請在開始就理解這一點。在想著這樣的事是可能的時候,我們就只是在「後悔」和「希望」之間徘徊,完結了人生。開初是想成為聖人君子的,但如果不成為聖人君子就不可能達成的話,道理上是什麼都不會做到的。


糾葛 ()是「未完成」的一種印象。那是指把「未完成」這印象消去了就可以的意思。那麼到底如何才能把這印象消去呢?實際上要消去「未完成的印象」是只能把業解消掉的,當然業的解消也是必須的,但在那之前就成了「如何不會產生未完成的印象」這問題。剛才我說過「接受那印象,不是聖人君子是無法做到的」。我們是在每天發生的事情中搖來搖去。
「那事情無法做到了。」
「我想那樣做。」
「我想有人這樣做。」
「為什麼那時候沒那麼做呢?」
我們因為不是聖人君子,所以無法停止這種印象。但我們可以做到軌道的修正。不是把動搖的心的動搖印象繼續的來回搖動,而是向著某一定的方向進行軌道修正。就是把當時得到了的印象,去使動搖了的心回到某個地方。那個地方、那個方向到底是什麼呢?而這種事又是否能夠做到呢?那就是「中庸」了。中庸並不是指平均的生活方式,也不是指像聖人君子般品行良好的生活方式。中庸是你「沿著自己人生的主題的生活方式」的意思。那就是你的中心線。

經常把動搖的印象、動搖的心回到中庸……這事情是日常必要的。中庸是你「沿著自己人生的主題的生活方式」,那麼人生的主題是什麼呢?那就是有著對你來說的生存價值的生活方式了。每一天不同的糾葛都向你襲來,但你每一天都有著生存價值,去完成你自己的工作。這樣做後,向你襲來的「那也不做不行」、「先這樣做了便好」這些印象的執著就會漸漸沒有了。你是照著你自己的主題而活出生命,這會使你的每一天充實而有生氣。與你的主題無關的拘泥,很快就不會是拘泥了。即是說對於「遺留下來的印象」的執著將會消失,而那也將不會成為業。那兒留下的印象絕不是「直到這時仍未完成的」,而是「直到這時完成了的」。那就是有否沿著「自己的人生的主題」去活的分別了。

離了題的話,是接近浪費了人生的、非常大的錯誤。如果活出了自己的生存價值,即使那是多麼難捱的事情,也不會覺得辛苦的。但是如果做著與自己不相應的工作,身體上是很輕鬆也好,也會很易累積一些壓力。因為沒有了掌管著自己的中心線,所有印象都會把你拉扯、束縛在不同之處。那就會成為業而被帶著了。因此發現到多少「自己人生的主題」=「生存價值」,是很重要的事情。那麼這「自已的人生主題」到底又如何可以發現到呢?

其一是「做自己想做的事」。這一句話有著很多意思的。工作和玩樂就當然,日常生活中也做自己想做的也很重要。說得更深入的就是自己的「思想」、「感情表現」也能否自由的意思。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被教育去適應社會,從這開始對自由的自我表現的限制就已被施下。
「不可以大聲說話。」
「不要到處走。」
「這兒不可以笑。」
「男孩不可以哭。」
「是女人就要賢淑一點。」
無數的禮儀和常識,被強行施在無垢的幼小感情上。那本來是應更自由的培育的感情,卻一直不成熟的變頑固了,然後一直帶到去大人裡,那些人又以同樣的方式去教自己的子女,進入了一個循環。要解決這個惡性循環,不是全個社會都一齊留意到的話就會很難的,現在這時點的可能性仍很低,所以每個人注視著這個現實,而將施在自己上的感情解放,是必要的。

而把自己的率直的感情解放了,就會看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從那兒出發,就必然可以到達到「自己人生的主題」的。這雖然只是「解放自己的感情」,但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很困難的。不,比起說是一些人,對於大部份人來說其實也是很難的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